目的地搜索
体育硕士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体育硕士 >> 正文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2021-09-01 17:47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培养具有立德树人师范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坚实体育基础理论和宽广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专项技能和实践能力,能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体育教学领域

系统掌握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专项运动技能,能够胜任体育教学方面的实际工作,并能对体育教学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运动训练领域

系统掌握科学化训练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能够胜任运动训练方面的实际工作,并能对运动训练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质量标准

1.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修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备坚实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掌握一门外语,熟知本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态,能够较好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体育事业加速发展。

4.学位论文达到体育学科规范性要求和质量要求。

三、专业领域

1.体育教学

以体育教学实践为导向,以不同运动项目的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为重点,旨在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强的体育教育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体育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评价、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学校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教学研究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运动训练

以运动训练实践为导向,以运动项目的训练理论、训练过程设计和实施为重点,旨在培养具有先进的运动训练理念和较强的训练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运动训练规律及项目特征、运动训练过程设计与实施、专项运动表现和体能训练、运动训练监控、运动竞赛组织等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学制与学分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开设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领域,基准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总学分为36学分。课程学习为1年(以课程学习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1年。

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学科规定条件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毕业。

五、课程设置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专业基础课程(9学分)、专业领域核心课(12学分)、选修课(10学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工作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必修

公共

必修

课程

M0000B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

2

1

全校硕士生必修

M0000B008

外国语

32

2

1

M0000B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2

任选其一修读

M0000B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2

专业

基础

课程

M0452W001

体育学原理

48

3

1

 

M0452W002

体育科研方法

48

3

2

M0452W003

体育统计原理与应用

48

3

1

专业领域核心课程

M0452B004

体育健康课程与教学论

48

3

1

体育

教学

领域

M0452B005

运动科学与健康

48

3

2

M0452B006

体育运动心理学高级教程

48

3

2

M0452B007

动作学习与控制

48

3

2

M0452B008

运动训练竞赛学

48

3

1

运动

训练

领域

M0452B005

运动科学与健康

48

3

2

M0452B006

体育运动心理学高级教程

48

3

2

M0452B011

运动机能监测与评价

48

3

2

专业

领域

选修

课程

M0452X001

学科发展前沿专题讲座

32

2

1-4

 

 

 

 

M0452X002

运动专项教学与训练

48

3

2

M0452X003

体质测评与健康促进

32

2

1

M0452X004

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

32

2

1

M0452X005

国外学校体育研究

32

2

2

M0452X007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32

2

2

M0452X008

中外体育比较

32

2

2

M0452X009

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与实验

32

2

2

M0452X010

运动技战术与方法

32

2

2

M0452X011

奥林匹克运动研究

32

2

2

M0452X012

体育教学设计

32

2

2

M0452X013

体育史与体育文化导论

32

2

1

M0452X014

全民健身与社区体育

32

2

1

M0452X015

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

32

2

2

M0452X016

体育赛事运作与管理

32

2

1

说明: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六、科学研究

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寓教于研,将科学研究贯穿于培养全过程,依据《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质量标准》要求,研究生需要完成下列科研成果方能申请学位:

1.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2.完成1篇与本专业领域相符的调研报告或案例研究或实验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

3.参编的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有署名);

4.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生可以任选一运动项目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及至少5次课的系列教学设计和课时计划;

5.在省级及以上体育竞赛中获得前八名;

6.在省级及以上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7.其它经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科研成果。

以上所列成果取得时间均需为研究生在学期间,以天津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取得。

七、中期考核

1.考核内容。对硕士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研能力、文献阅读等方面进行中期考核。

2.考核形式。按照培养方向由导师组进行集体考核。

3.考核时间。考核时间一般为研究生第学期。

4.考核要求。(1)考核分为优秀(不超过10%)、合格与不合格。(2)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论文开题,需在下一学期再次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之后方能进行论文开题(文献阅读作为中期考核的重要内容,未通过文献阅读环节,不能进行开题)。

八、学位论文

1.选题和开题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一般在第学期期末或第学期期初完成。选题的方向应在自己的研究方向领域内。开题报告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在导师组(3-5人)参加的会议上做开题报告,会议对硕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价值、框架、内容、方法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认真评审。经导师组评审通过后,硕士生方可进行论文的研究和撰写。

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硕士生应按照通过的开题报告,在导师指导下,于第学期开始独立进行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应在第学期3月中旬之前完成。

学位论文应反映硕士生已经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的格式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一般不低于2万字,文献重复率不得超过25%。

3.学位论文审查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三次审查,一是前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审查,二是中期的学位论文进展和完成情况审查,三是学位论文基本完成后的质量和水平审查。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校内外专家评阅和随机抽检盲审制度,通过后方能进行答辩。

九、培养方式

1.指导方式

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鼓励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体育教学名师优秀教练员等作为实践导师,共同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组织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学位论文指导,明确校内外导师的职责与分工,确保双导师制落于实处。

2.学习方式

课程学习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和专题讲座,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竞赛。

3.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包括:制定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学习与考试、中期考核、选题与开题、科学研究与论文撰写、毕业及学位资格审核、论文答辩、毕业及学位授予等。其中,第1-2学期以课程学习和论文选题、开题为主,第3-4学期以论文撰写及答辩为主。

4.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注重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考察,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可采用笔试、口试、课程论文、文献阅读报告或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

 

 

十、必读文献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

出版者

备注(必读或选读)

1

体育原理

杨文轩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必读

2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黄汉升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必读

3

论运动训练计划

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必读

4

运动训练学

田麦久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必读

5

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和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建立

王清

人民体育出版社

必读

6

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

毛振明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必读

7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

毛振明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选读

8

新中国学校体育50年回顾与展望

曲宗湖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选读

9

体育教育展望

季浏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选读

10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谭明义主编

安徽大学出版社

选读

11

体育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对比研究

周兵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选读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评价研究

周兵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选读

13

体育课程评价论纲

周兵

人民体育出版社

必读

14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

顾渊彦

人民体育出版社

必读

15

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

卢德明等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选读

16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张力为、任未多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选读

17

体育社会学

卢元镇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必读

18

体育管理学

秦春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必读

19

社会体育学

卢元镇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必读

20

体育营销学

马宏霞、汤丽萍

航空工业出版社

选读

21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

杨忠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选读

22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

卢元镇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选读

23

体育教学论

毛振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选读

24

高级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应用

邓树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选读

25

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

杨锡让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选读

26

实用运动医学

曲绵域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选读

27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吕姿之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选读

28

体育科学

 

期刊

选读

29

中国体育科技

 

期刊

选读

30

体育学刊

 

期刊

选读

31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期刊

选读

3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

选读

33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

选读

34

体育与科学

 

期刊

选读

35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

选读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598 | 管理员:房鑫